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

陳泓縑:《沙巴橙皮書》能賦沙巴自主權


沙巴民主行動黨宣傳秘書陳泓縑。




行動黨沙巴宣傳秘書陳泓縑針對沙巴的自主權問題表示,如今沙巴真正的敵人是國陣式的中央集權,這才是沙巴自主權逐漸被剝奪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民聯秉持著尊重和還原《沙巴二十條款》原則的基礎上,推出《沙巴橙皮書》以承諾保障,通過兩線制改朝換代後,透過憲制改革途徑賦予沙巴自主權。

《沙巴橙皮書》乃去年9月16日沙巴民聯在三大巨頭林吉祥,旺阿茲莎和末沙布見證下的沙巴民聯政綱。沙巴橙皮書裡頭共有20點,故此稱作《新20條款》,以呼應立國20條款的精神。

陳泓縑指出,他參與《沙巴橙皮書》的草擬過程,有責任向民眾解釋此三黨共同政綱。沙巴橙皮書所提出的政綱,"是我們向人民的承諾,一旦沙巴民聯執政沙巴,這個就是我們施政的根據,無從抵賴。"

而中央層級的橙皮書,則是民聯三黨一旦入主布城的施政綱領,無需和沙巴橙皮書混淆,亦沒有衝突。中央的橙皮書強調地方分權,沙巴橙皮書勾勒及呼應地方主權,乃民聯體現"中央-地方互相尊重,權力共享"的治國綱領。

沙巴行動黨乃至整個沙巴民聯都有基本共識,一旦執政州政權,必定力爭自主權,以《沙巴橙皮書》為證。

陳泓縑進一步指出,我國縱使奉行聯邦制的體系,但卻沒有推行地方分權的制度(不像瑞士、瑞典、美國等國家),反而趨向中央集權,讓中央政府一手掌握大多數資源、權力機關、地方權力扼要等,這一切往往限制了州政府的權力,導致州政府往往都像是中央政府的附屬,或是執行機關,而不是獨立(自主)的地方權力機構,掌握的權力是非常有限的。

這恰恰是我們多年所強調的『沙巴自主權』的由來,其實,很多聯邦制的國家基於過於集權,也極力爭取著州的自主權,情況與沙巴有許多相似之處。現在已有聯邦制兼多元種族國家如巴西和美國等都已奉行地方分權,而且均做得不錯,因此地方分權似乎已成為世界潮流。

根據聯邦憲法第九列表中的聯邦權能列表、州權能列表與共管權能列表中,如立法行政、財政、文化、教育、警務、醫療衛生、發展計劃等方面都趨向中央規劃。基於地方性的不同,這裡必然會出現施政的偏差,加上教育、文化這種職責卻是非常地方性的,如沙巴就有大多數卡達山人有自己的文化和教育,如果過於集權,州的地方性必然會遭到破壞。

由於版圖遼闊,若各地方沒有實質上大的權力,往往很多時候越偏遠城市(行政中心)的地方就越是貧困和民生問題一大堆,因為沒有地方放權或分權。打個比方說,馬來西亞版圖比瑞典大,但馬來西亞的地方政府(市政局、縣議廳)僅有100個左右,但是瑞典就有3000個地方政府,而且享有很大的權力,最小的地方政府才有100人,他們可以自己決定稅收、教育、文化保護等政策,這相對的比較公平,尤其是地方的民族不同的情況下確保不會遭到剝削和不公平對待。

在我國目前的體制下,州實質上並沒有掌握太多決策性的權力,就如上述所列出的職權全是中央政府的權力。大馬的聯邦體制在設計上,就把財政大權歸之於中央,如各類所得稅全歸中央,若不實踐「財政聯邦制」即財務分權,如中國的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的分稅制,州與地方便頂多只能維持生存,而沒有餘錢搞大計劃、大項目。也因為如此, 13 州的總收入,只佔到中央的約 10 %左右。而且,因為資源的集中化,讓收入貢獻不同(如沙巴著有天然資源優越)的州無法享有該資源果實,導致分配不公。

就此,我們就看得出,真正侵蝕沙巴自主權的並不是西馬或東馬政黨執政的問題,而是國陣統治下的中央集權問題。

這裡面擁有整個制度的問題,陳泓縑指出,這是沙巴人民被制度性剝削,導致生活的收入並沒有因為沙巴的資源貢獻(收入)形成對比,反而卻每況愈下,到了非常緊張的地步。若不再推行改革,沙巴人民恐怕將陷入長期『吃不飽,餓不死』的窘境。

問題就是怎麼樣把以上所提出的問題一一解剖並解決?當然,要爭取地方分權和沙巴自主權,需要正確的途徑。

目前,各種政黨提出大約兩種方案來爭取。一,是進步黨的「一國兩制」訴求,易言之就是一個國家兩種標準和制度,就如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關係那樣,香港有自己的制度,中國有自己的法律,但同在一個國家的大前提下的一種政治關係。這也是該詞的由來,普遍上獲得兩岸的認同。

但是,這是在什麼前提底下做到的?當初香港回歸中國,基於兩岸的政治意識形態不同(中國是共產;香港親向民主政黨政治),中國找到這個妥協方案,並納入法律當中。這裡有憲法的保障和認同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中國香港的"一國兩制"不見得能完全符合自主權訴求。君不見特首人選都是需要北京同意嗎?

第二,則是民聯所提出的「兩線制」,即強調政黨政治的良性競爭,兩個政黨和陣線在選舉制度下,準備競逐行政和立法的主導權,進而成立政府。沙巴本有『20條款』保障自主權,但如今卻已面目全非,基本上已與其他半島州屬無異。

需要注意的是,『一國兩制』與民聯所提出的『兩線制』是截然不同的政治概念。誠如上述所言,『一國兩制』是一種政治制度,行政的自主性和管理模式。而兩線制則是政黨政治的根本,即在國家立法機構的政治角逐模式,在簡單多數議席制度下,哪一個政黨或陣線獲得多數議席即獲得執政權,『兩線制』是政治理念,非一種管理模式。因此和『一國兩制』並沒有起衝突,反而是,『兩線制』可成就『一國兩制』。

在國陣的霸權治理下,不僅中央集權,施政不公,也貪污腐敗,因此遭到人民的唾棄。正因為如此,所以兩線制開始形成,人民有替代的政權可選擇,這就是『兩線制』。這意味著,如果『兩線制』成功讓我國迎來首次的政黨輪替,同時我們也支持『一國兩制』的想法,那麼透過憲制途徑,讓替代陣線爭取制度改革,下放權力方能真正地得到『自主權』。

有鑒於此,民聯早前推出的《橙皮書》已強調地方分權(Decentralisation)和地方放權(Devolution)的重要性,同時這本民聯的政策綱領也說明著民聯隨時準備入住布城。

配合新政概念,沙巴民聯也推出《沙巴橙皮書》呼應自主權,力爭政體上備受認可的自主權,而不是空談。其中包括重新檢討導致沙巴物價偏高的國內航運政策,減輕沙巴子民的負擔(第九條)、重新檢討州政府管制稅務、財政、發展資金和稅收的權限,與聯邦政府謀求制定一個更公平的稅收分享方案(第十條)、重新檢討聯邦土地發展局、土地統一與復興局以及橡膠小園主發展局的角色,使原產品收益惠及州內全民(第十一條)、撥款十億令吉成立原住民基金會,帶動原住民的社會經濟發展(第十二條)、重新設立沙巴教育部、交通與衛生部,以解決基本設施問題,推動全民發展(第十九條)。

誠然,《沙巴橙皮書》中所列舉之20條款,是沙巴人民的共識。若與進步黨2008年8大宣言一致,那只不過證明了我們具有政策上的共識,無所謂抄襲與否。

縱然政綱大致一樣,然而可惜擬定政綱的背後精神卻大大不同:進步黨的邏輯建立在煽動沙巴人民敵視西馬人的地方主義,以悲情訴求為主;沙巴民聯建基於地方分權的憲政邏輯,試圖重新規範化國陣中央集權的傾斜體制,實現"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"大原則。如今我們面對的最大困境是中央過於集權,導致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,並不是什麼地方人欺負誰、或是種族的問題,實際上現在各種族都在『共窮』的狀態。

陳泓縑再次冀望沙巴人民聯合起來,沙巴的敵人是國陣的中央集權政府,而不是以西馬為主還是本土為主的政權。這裡面有制度性和結構性的問題,因此沙巴人民必須擁有共識,放下成見和立場分歧的問題,一同為沙巴爭取公平正義的對待,對此沙巴漢皆有責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